電捕焦油器是煤氣站中不可缺少的凈化裝置,同時它也是整個煤氣站中事故隱患最多的地方,我們總結、整理出以下四例比較典型的事故供大家借鑒,望從事煤氣管理、操作的人員引以為戒,并舉一反三,堅決杜絕類似事故的發(fā)生。
案例一 違反電氣安全操作規(guī)程,組織措施與技術措施不到位,致使維修工遭受電擊。
某廠煤氣站的電捕焦油器運行異常,請來專業(yè)維修人員對本體進行檢修。共來了3名維修人員還帶來了一部汽車。到達現場后檢修人員與現場值班員聯(lián)系后開始檢修(本體已經吹掃處理)。檢修過程中,因為另外有其他檢修任務,其中2名檢修人員帶車離開了工作現場,留下一名工作人員繼續(xù)檢修。時近中午,值班人員看到檢修人員的汽車不在了,以為檢修人員都走了,就決定送電試驗一下,看看他們檢修的怎么樣了。送電過程中,從儀表上觀察判斷本體內部有放電現象,值班人員就停止送電。過了一會兒,被電擊的那名檢修人員艱難的從本體里面爬了出來,其頭部、小腿、腳上多處被電弧燒傷已經炭化。
事故分析:此次事故中,沒有嚴格按照《電氣安全操作規(guī)程》中關于停電作業(yè)時的組織措施與技術措施之規(guī)定操作是造成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第一、現場值班員在設備停電后沒有在高壓控制柜上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警示牌;第二、現場值班員在停電后沒有在給電捕焦油器供電的高壓變壓器上裝設接地線;以上兩條違反了停電作業(yè)技術措施之規(guī)定。第三、當只有一名檢修人員在工作時,實際上工作現場已經沒有了監(jiān)護人員,這種情況違反了停電作業(yè)組織措施之規(guī)定。

預防措施:對相關人員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加強專業(yè)安全知識的學習,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使操作人員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案例二 電器設備標識不清楚,停錯電,導致電捕焦油器爆炸。
某廠煤氣站有兩臺電捕焦油器,高壓控制柜并排放在控制室內。其中1#電捕焦油器因故障需要退出運行進行檢修,2#電捕焦油器繼續(xù)運行。在停電時操作人員誤停了2#電捕焦油器的高壓控制柜,而本應該停電的1#電捕焦油器高壓控制柜還在繼續(xù)送電。隨后操作人員按照正常操作程序將1#電捕焦油器退出運行。在對1#電捕焦油器進行空氣置換、吹掃時,隨著容器內部的氧含量逐漸升高,最終超標;同時因為停錯了電,1#電捕焦油器內部還有高壓電,導致本體爆炸。值得慶幸的是,此時本體的上、下人孔已經打開,爆炸的威力不是很大,沒有人員傷亡,本體也沒有損傷,其內部經過整理后還能夠繼續(xù)使用。
事故分析:電器設備標識不清楚,停錯了電,是導致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沒有嚴格按照《電氣安全操作規(guī)程》中關于停電作業(yè)時的技術措施之規(guī)定進行驗電、裝設接地線是造成這次事故的次要原因。
預防措施:1、重新對各個電器設備的開關及控制部分進行確認,確認后重新標識,使標識正確、清楚。
2、對相關人員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3、加強專業(yè)安全知識的學習,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使操作人員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案例三 存在僥幸心理,忽視安全檢查,釀成傷亡悲劇。
某化工廠停工檢修。一個月的檢修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各
工序已經陸續(xù)開始試車。某天,檢修人員要檢修一臺電除霧器。這臺電除霧器的上下人孔已經打開多日,在停工檢修期間曾有工人進出這臺電除霧器。因此,此次檢修前沒有對電除霧器內部氣體成分進行化驗。當檢修人員陸續(xù)進入本體時,身體發(fā)軟倒在了分布板上。后面跟進準備施救的人員也中毒倒下來。就這樣先后有七名工人倒在了本體中。等到救援人員穿戴好防護用具依次將他們救出時,最先進入的那名員工已經離開了人世;第二個進入的員工經過搶救雖然保住了生命但是成了植物人;其他五名員工的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
事故分析:當系統(tǒng)其他設備開始試車后,系統(tǒng)內部含有大量有毒有害成分的氣體開始流動,并在氣體流動相對緩慢的電除霧器中囤積下來,是造成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工作人員存在僥幸心理,怕麻煩,沒有報請安環(huán)部門來對電除霧器內部氣體成分進行化驗,是釀成傷亡悲劇的次要原因。
預防措施:1、對相關人員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2、進一步健全安全操作規(guī)程。
3、加強安全監(jiān)督力度,確保安全操作規(guī)程的落實。
案例四 閥門泄漏造成爆炸
某煤氣站新安裝了一臺電捕焦油器,與系統(tǒng)連接完畢后一直沒有投入運行,電捕焦油器與系統(tǒng)之間由兩個閘閥來隔離。后來,煤氣站準備對這臺電捕焦油器做空載實驗,然后將其投入運行。由于現場指揮人員存在僥幸心理,認為新安裝的本體里面不會有煤氣,實驗前沒有對電捕焦油器進行必要的吹掃,就開始送電打壓。結果當電壓升到30KV左右時,本體內部出現放電現象,火花引爆了煤氣造成爆炸。當時本體是密封的,所以產生的能量相當大,連接本體與頂蓋的螺絲只有幾條還在上面,其余的全部震飛,電捕焦油器頂蓋嚴重變形,安放在頂部的高壓變壓器底座部分斷裂吊在了半空中,與本體連接的所有水、汽管道全部震斷,水和蒸汽到處亂噴,現場一片混亂。
事故分析:閘閥泄漏,致使新建的電捕焦油器內部有了煤氣是導致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現場指揮人員存在僥幸心理,實驗前沒有對電捕焦油器進行必要的吹掃是事故發(fā)生的次要原因。
預防措施:1、將閘閥換成水封是杜絕此類事故最有效的辦法。
2、對相關人員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3、加強專業(yè)安全知識的學習,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使操作人員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違章作業(yè)是安全生產的大敵,十次事故,九起違章。安全操作規(guī)程是經過一次次的歷練,用血的教訓換來的。設備本身存在的事故隱患是各種各樣的,但是如果不違章操作,就能減少甚至完全避免事故的發(fā)生。以上四例事故都與違章指揮、違章操作有關。因此:1、完善各項規(guī)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規(guī)程;2、建立安全責任制,嚴格落實責任;3強化有效安全教育,嚴格執(zhí)行持證上崗制度;是預防事故發(fā)生的基礎。而加強設備管理,讓設備始終運行在完好狀態(tài)是杜絕事故發(fā)生的條件。